泡状珍珠贝,新种

Pteria bulliformis   Wang sp. nov.
   

  166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正模标本 标本号:M2003,壳长30mm,壳高19mm,壳宽10mm。1959年

1月27日马绣同采自南海(水深144m,底质为泥质中砂)。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
院海洋研究所,山东青岛。
形态描述 贝壳较小,壳质较薄,半透明,略近椭圆形。两壳不等,左壳较凸,右
壳稍平,壳两侧极不等。壳背缘直、较短,前缘和腹缘连接成半圆形,稍宽大,后缘与
后耳形成的弯较小。壳顶较凸、圆,位于背缘前端,明显地超出壳背缘。壳顶的前方和
后方,具有耳状突起。前耳较大,呈三角形;后耳较短,极细小。壳表呈白色,略带土
黄色,且具有少数黑褐色斑点;斑点大小及排列不规则;一般左壳的斑点较多,而且颜
色也较深。生长纹细密、不明显;放射棘小,略显或不明显,至壳缘处明显多呈人字形
排列。贝壳内面呈银灰色,珍珠层区左壳大但较薄;右壳珍珠层区较小、较厚。壳缘为
棱柱层,呈土黄色,较薄易破碎。肌痕不明显,略显壳表透过的花斑。铰合部较直,具
有3粒小齿。韧带细长,呈浅褐色。右壳前耳下方的足丝孔明显、稍圆。














软体部 外套为简单型,无水管。外套壁薄,半透明;外套缘较厚,分三层,内层
和中层具小褶。后闭壳肌大,近圆形,位于体中部近后缘。前收足肌小,后收足肌较
大,呈长圆形,接近后闭壳肌。两对唇瓣较小,略呈三角形。鳃大,充满外套腔、丝
状。直肠位于闭壳肌的背面,末端有肛门膜;肛门膜较小,叶状呈白色。足丝呈褐色,
愈合。以足丝营附着生活,发现附着在水螅枝体上。

生物学
分类讨论

本新种与海鸡头珍珠贝 Pteria dendronephthya Habe 的壳形有些相似,但前
者壳半透明,呈圆泡状,后耳极细小。后者壳不透明,呈三角形,后耳极粗短。根据泡
状壳形而命名。